走 進 大 斤
陳同斌
美石神韻
東西走向的307國道,橫貫滄州市區的南大門。而朝陽南路修至這條國道便戛然而止。因此,這里自然形成了一個丁字路口。
大凡途徑這個路口的行人,無不把目光鎖定到路南巨石矗立的地方。
停步南望,半空中“大斤石材”四個巨幅大字映入眼簾。在巨石間,現出一面方石,鐫刻著“天韻石藝園”,漢隸的典雅,巨石的厚重,相映成趣。
諸多巨石,造型各異,儀態萬方;蛉珧札埑龊,或如青牛抵天,或如達摩面壁,或如仙女提籃,或如一對竊竊私語的甜蜜戀人,或如兩個摞肩使絆的摔跤對手。瞧,這塊烏黑色的立石,恰似一根巨型何首烏;那塊色彩間雜的片石活脫脫地夾心三明治。更有情趣的是,一塊巨石的造型,就如同伸長鼻子的大象卷起一個頑皮的孩子。巨石中間,還橫臥著幾方近3米高、10多米長的門前石,巍然而立。
這些巨石,坦然迎對歲月的風刀霜劍,時光的鬼斧神鑿,讓人領略大山的靈氣。
舉步南行,許多栩栩如生的石雕撲面而來。肥頭大嘴、細尾擰花的小豬,紅冠鳳尾、引頸高歌的金雞,彎角如月、攀巖越嶺的山羊,長須尖頜、燈臺偷油的玉鼠,12生肖的石雕組合,宛似動物園的化石,活靈活現,生動傳神。
一幅名曰“大斤雄風、眾志成城”的青石浮雕,讓我不得不駐足品味。但見蜿蜒不絕的群山,現出盤龍踞虎的萬里長城,長城下,秀水潺潺,蒼松青翠,一群翩躚起舞的白鶴次第排開,向著天邊的紅日飛去,那么堅定那么執著。浮雕構圖巧思,雕刻精妙,讓我領悟到創作者的初衷和寓意。堅不可摧的山岳、青翠千年的松柏,象征著大斤的基業長青;卓爾不群的白鶴,便是人才濟濟大斤團隊的化身;潺潺流水蘊含著大斤財源源遠流長的寓意;巍然不倒的萬里長城喻示著大斤人再展雄風、眾志成城。
大斤雄風,大山的氣魄;
大斤基業,長城的巍峨。
輕舉重裁
闊可跑馬、寬能泊車的場院,星羅棋布著從名山大川采運而來的各色石材,疊高堆放。
但見叉車司機操動手柄靠近,立時前面探出兩只鐵掌,伸進板材低端,數千斤的重物被緩緩托起,而后一路前行,輕輕放至在預定地點。舉重若輕,進退起落,運轉自如。若是那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見了也當翹指稱奇了。
高及三丈、長過百尺的碩大廠房,上懸“匯集天下石材、打造石材天下”的巨幅標語格外引人矚目,單從這12個字來揣摩玩味,就能窺見大斤人的氣魄和胸懷。車間內貼靠東北角處,立面碼放著垛垛翠綠、橘紅、米黃、雪白、墨黑等五色相間的板材。忽聞屋頂上一陣響動,半空中垂下一只鐵爪,抓起一塊數百斤重的石板凌空西去,宛若擒掠獵物的鐵爪猛雕。原來是操作工操作航吊,憑借安裝在屋頂的起重臂,依靠經緯交織的軌道,遙控空運石材。
剛剛航吊而來的石板,長短寬窄不一。操作工將其弄到排列木板的操作臺,按工程圖紙標注量好尺寸,霎時,切割機發出一陣切金段玉的聲響,橫切工序告竣。而后,操作臺刷拉一轉個兒,又是一陣聲響,縱裁工序結束。觀看整個切割流程,儼然砍瓜切菜一般流暢。石材又歷經倒角、剖光兩道工序,搖身一變,化作光潔如鏡、精美似玉的天然裝飾板材。
這些條塊怡人、紋絡悅目、極富大自然靈氣的五色石材,將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廳堂臥室,飛入廣場公園的廊榭雕欄,飛入商務流通政事中樞的廣廈高樓,飛入人們厚重、典雅、天然、古樸的精神世界。
石霧刻碑
燥熱似火的盛夏剛剛謝幕,高天如洗的秋日便捷足登臨。
沉沉的秋霧常常遮蔽著行人的視線,石霧也頻頻光顧;蛟S有人疑惑,堅硬的石頭也會衍化成云水霧氣嗎?
刻碑人手執一柄飛旋如輪的鋒刃,沿著碑石上描摹的書法印痕,劃刻出一道道或疏或密、或深或淺、或直或曲、或長或短的凹槽,細小如屑的石粉在刻碑人的身前背后飛舞彌漫為飄雪般的霧氣。
不時,石霧散去,碑面上立時呈現出諸多刀劈斧鑿般剛健俊朗的字體,一塊塊平整端正的石板,瞬間幻化成一通通緬懷追思先輩的墓碑。
秋霧的時令,石霧的風景。
那些締造生命、傳承血脈的先輩,何嘗不想觀賞石霧,讓家族繁茂的夢想繚繞如煙。
那些締造和平、拋灑熱血的英烈,何嘗不想領略石霧,讓欣慰的微笑綻放如花。
那些締造文明、傳播智慧的圣賢,何嘗不想體悟石霧,讓薪火傳承的大旗獵獵飄揚。
石霧中的石碑,古老的符號,久遠的夢境。
錐書墨寶
“青山不墨千秋畫”這句聯語,是對美麗大自然的極度褒揚。而無筆難寫字卻是連學前班的小朋友都熟知的道理。在常人眼里,錐穿沙只能留下細長單薄的線條,若不是現場親眼得見,我還真難相信一支無人把持的錐鉆會在石板上刻出豐盈典雅瀟灑遒勁的書法字體來。
走進大斤石材的刻字間,但見電腦連接著一臺名曰自動刻字機的設備,操作臺上鋪排著樹脂的平板?套謳熢陔娔X上選好書法圖片,后將所刻石板平放在操作臺上,量好長寬尺寸并將石板墊平,使之保持水平面,后用螺釘按對角線擰牢,調好工件坐標。
一切準備就緒,刻字師輕點鼠標,啟動刻字程序。忽見刻字機下端探出一根細硬的錐鉆,開始接觸石板,貼近的水管不時地把清水噴灑在石板上,降低著錐鉆刻磨石板而來的高溫。
操作臺上的石板刻來劃去,水花朵朵,鳴響聲聲。如果不停下來,難以看清刻劃的動態情境。但是,檢測刻字的窗口卻在電腦的顯示屏上,屏面直觀地再現刻字機的同步進度。所刻書法成了空心字,而錐鉆則變成了游走空心字的小點兒。如果把書法看作片片樹葉,那么錐鉆就像蠶食樹葉的小蟲。這只小蟲全然不按漢字的書寫筆順,卻獨辟蹊徑。比如刻寫毛澤東手書的“長征”二字,“征”字收筆的卻是單立人的豎畫。稍頃,一幅瀟灑如風的毛體書法便誕生在石板上。
在宣紙上行走的筆鋒所浸潤的墨影,是皂白分明的視覺沖擊美、字行疏密有間的章法擺布美、筆畫經緯縱橫的結體造型美、穿透紙背的氣勢力度美。
而烏黑的石板上雕刻書法,卻能把這幾種美完整無缺、毫發無損地再現出來,還能把力度美發揮到極致,且不會遇到皺褶、跑墨、卷曲、褪色、脫落等紙質書法作品難以擺脫的尷尬。
借助微機操作現代科技成果,攬萬千書法墨寶為我所用,派生一幅幅詩韻、墨韻、石韻俱佳的牌匾。小幅的可擺至在案頭,巨幅的可裝飾在戶外,平添主人的品味和建筑的格調。
材質天然、風格古樸、內涵文雅、造型時尚的書法牌匾,賞之唯美,存之恒久,何樂而不為?
巧匠雕欄
一座高雅的建筑物、一池清凌凌的湖水,一架飛拱如虹的橋梁若是沒有漢白玉護欄的點綴,便截然遜色。
漢白玉護欄其色調潔白無暇,架構精巧絕妙,能襯托大自然的和諧之美,是現代公共建筑和家居的最佳選擇。
在大斤觀看漢白玉護欄的制作,讓人領略到不可言喻的藝術享受。
漢白玉護欄由云柱、護板和抱鼓等三樣構件組合而成。
按照事先約定的設計圖案,雕刻師在漢白玉石板上精心描摹,操作電磨有機切割。
云柱是截面為正方形的柱體。上端刻上云彩紋,握著長柄兩端皆有鋒面的剁子,在柱體上鑿出密密細細的麻面,麻面和云紋構成美麗的圖案。云柱的立面刻上長方摸角的幾何圖形。長長方方、棱角分明的柱身,圓潤如環、形神兼備的柱頭,使云柱成為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欄板是當仁不讓的欄桿主體。雕刻師匠心妙手,在石板上勾描出圖案,緊接著刻刻雕雕,上半部被雕刻成細頸圓身的花瓶造型,下半部現出一幅或二龍戲珠或龍鳳呈祥等和諧唯美的浮雕。
護欄的出口,便是數步的臺階,而臺階的扶手,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抱鼓。抱鼓大多雕龍刻鳳,圖案精美,雕刻這部分更見雕刻師的手藝和功夫。貼近云柱的是個直面,而接觸臺階的則是斜面。
云柱牽連著護板,護板銜接著云柱,抱鼓將長長的護欄分割成若干個出口。這些蘊含雕刻師智慧和熱情的構件,組裝出的整體線條流暢,風格高雅,白玉般的色調更是讓人喜不勝收。
走進大斤,便走進了石材的天下,走進了美石的世界。
那些從名山大川采運而來的石材,經大斤能工巧匠的切割雕刻,把泰山的沉穩、華山的奇絕、燕山的蒼勁、黃山的秀美,都融化在門牌石、景觀石、牌匾、護欄、雕像、石碑上,讓這些大自然的靈氣為獅城平添一道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