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機遇 貫徹新精神 實現新作為
丁潤環
一、做科學發展的實踐者。發展是硬道理。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繼續發揚勞動創造和創業精神,把合法創造財富、積極增加就業作為企業家的神圣使命,勇敢地挑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堅定不移地推進發展。當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從表象上看是資金、成本等因素的制約,其實質是發展方式的問題。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意思,把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作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核心,強化科技驅動、創新發展意識,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傳統產業要升級,新興產業要提速,縱向做長產業鏈,橫向做大產業集群,產品搶占制高點,市場爭搶話語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靠科學發展,贏得新一輪發展的主動權。
二、做深化改革的先行者。黨的十八大把“兩個毫不動搖”放在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突出位置。強調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環境更加寬松,空間更加拓展。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改革是企業持續的動力。實體經濟的發展,必須不斷深化企業內部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改變傳統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引進精英管理團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勵機制,引賢聚能,鼎力革新,重視人才、關愛職工,讓全體員工共享企業發展和改革成果,不斷增強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做生態環境的保護者。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推進發展是企業家的責任。保護環境同樣是企業家義不容辭的義務。非公有制經濟要切實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堅持做到企業發展和保護環境并重,加快環保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要求,主動淘汰落后產能,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真正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子孫后留下綠水青山,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四、做誠信守法的示范者。誠信是為人之本,守法是基本底線。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把誠信守法作為為人之德、立企之本,堅守法律和道德底線。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建立嚴格的質量跟蹤保障體系,堅決杜絕假冒偽劣及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靠優質服務和優質信譽贏得客戶和市場。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守法經營、照章納稅,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五、做共同富裕的推動者。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走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黨的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得益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聰明睿智,得益于企業團隊的艱苦奮斗。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重要取向,在推進企業發展的同時,銘記社會責任,常懷感恩之心,善做回報之事,增強使命感和主動性,切實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積極參與各項公益事業,努力回報社會,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自己的貢獻。